亚马逊逐渐抛弃了自己的理想。
日前,亚马逊正式公布第三季度财报,要不是云业务大涨39%,亚马逊可能就收了一个单季度亏损,主要受国际业务的拖累,其国际业务亏损达9亿美元。
跨境电商最关心的还是B2C业务,第三季度亚马逊来自于在线商店业务的净销售额为499.42亿美元,同比增长3%;来自于零售第三方卖方业务的净销售额为242.52亿美元,同比增长19%。
亚马逊自营B2C业务没怎么增长,但从第三方卖家服务收入来看,第三方卖家业务的销售额涨幅还不算低,不过相比往年收窄不小,当然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是取得了超常规的涨幅的。
图源网络,侵删
在亚马逊CFO和投资者关系主管接受投资者问询时,有两点值得跨境电商留意。
亚马逊方解释了国际业务亏损的问题。虽然国际业务亏损9亿美金之多,但不同国家、地区的用户情况完全不同。像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业绩表现与美国接近,只是发展的一些新业务诸如巴西、中东、澳大利亚、波兰、瑞典等国家、地区的业务,亚马逊表示“这些都是重要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逐步从中获益。”也就是说国际业务的亏损是由这些新进的不够发达的国家引起的,看来还处于前期投资期,需要等到回报期到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亚马逊受限于资本市场对盈利能力的要求,在布局新的市场上不会大干快上,也就是说,亚马逊进入新市场的脚步会走得非常的稳,比如眼下尚未进入的东南亚市场、俄罗斯市场等一时半会都不会等到亚马逊了。相比于这两年风风火火的shopee,亚马逊不可能这么放开手脚地扩张。
另外,亚马逊方谈到了广告业务的发展。在被质疑“零售业务成本较高”时,亚马逊CFO谈到“我们也有其他获利方式,如广告营销”,投资者关系主管也说到“针对广告问题,我们面临巨大机遇”,看来广告业务确实已经被亚马逊视为重要的而且寄予厚望的盈利来源。当被问及“考虑到供应链限制,第四季度广告支出是否会出现回调?”时,亚马逊方回应“广告业务增势强劲”,可见,实际上广告收入也正在快速地给亚马逊财报上的收入项做加法。
作为一家有别于中国的淘宝、拼多多的电商平台,亚马逊一度是理想主义的化身。亚马逊的推荐算法更注重买家对卖家商品的好评,而不是商品低价或店铺浏览量,这会培育一种用户口碑铸就品牌价值的土壤,而不是品牌方宣传抢占买家心智铸就品牌,相当于让品牌回归本质,也就是说“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而不是“你最会说好就是好”,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捧出品牌的尝试,而不是落于窠臼的自上而下喊出品牌的老套。
但现在,亚马逊把盈利点放到广告上了,一切又回到了老样子,没有新意了。
大概,商业是不欢迎理想主义的。